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探析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 2022-07-02 12: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探析,供大家参考。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wendangku.net/doc/ed85f87c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0.html

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探析

作者:余春娟

来源:《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09期

关键词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作者简介:余春娟,西安石油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 ; ; ; ; ;DOI:10.19387/http://www.wendangku.net/doc/ed85f87c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0.html ki.1009-0592.2020.03.301

新时代下,我国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总体上呈现积极的良好态势,但面对网络语言的多样性、网络舆论的碎片化、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我国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风险。

(一)网络语言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消解

第一,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在充满竞争且快节奏生活中,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和调侃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激烈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更容易被接受。为了适应网民的需要,理论性、规范性、严谨性的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被打破,完整性、高大宏观、逻辑性的叙事的话语被裁剪为只言片语。采取谐音或者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将原本不相关的语言方式进行随意组合,割裂了话语原有的语境和社会背景,甚至颠覆其本义,打破了原有的既定话语规则,弱化或异化了原有话语意思。在某种意义是来看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威性的挑战。如与“爆头”“鸡腿姑娘”“买了佛冷”等来自游戏的、截取影视中的、源自英文歌词的谐音等语言都割裂了原有的话语的意思,具有随意性和戏虐性的语言;同时还有为追逐利益,节约时间成本,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字符号“555”“886”“521”等来进行沟通网络语言;还有本身含有多重含义的语言,被片面放大其中一种意思的语言;宣扬一种消极负面的情绪的语言等。当网络话语表达方式的浮躁化、随意化、片段化、戏剧化成为习惯性潮流后,很大程度上会诱使网民内化为主观现实,逐渐丧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知。

第二,网络语言的多元化。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代表着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网络语言,在一定的程度上消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主导。一方面西方的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网络技术,在网络语言产生、传播中通过一些比较大众化、时尚化、娱乐化、影视化等更加隐蔽方式来发出噪音、放大杂音,使得网民在日常生活中渐渐的被其宣传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所影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国内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中存在“去中心化”现象,随着网络信息爆炸式增长,蕴含着不同价值观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活跃起来,侵占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空间,给话语受众者多元暗示,冲淡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氛围,消解了主流意识话的主导性。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话语权 探析 意识形态 话语权

版权所有:以恒秘书网 2018-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以恒秘书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以恒秘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辽ICP备18005056号-2